韓國臺灣及大陸觸摸屏發展方向分析
作者: 深圳市艾順佳光電有限公司發表時間:2016-11-29 11:26:57瀏覽量:6850【小中大】
據市場研究機構NPD DisplaySearch指出,今年觸控產業主要有三個發展趨勢: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發展變化、觸控面板模組全貼合需求變化以及取代ITO的新材料量產進程。自觸控技術大規模應用以來,逐漸從熱銷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電子終端,擴大到車載、穿戴式設備、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觸控業者來說,觸...
文本標簽:
據市場研究機構NPD
DisplaySearch指出,今年觸控產業主要有三個發展趨勢: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發展變化、觸控面板模組全貼合需求變化以及取代ITO的新材料量產進程。自觸控技術大規模應用以來,逐漸從熱銷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電子終端,擴大到車載、穿戴式設備、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觸控業者來說,觸控應用范圍越廣,意味著市場的前景越廣闊。從今年的觸控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強勁地市場需求讓觸控業者有了一些新的動向。
臺灣觸控業者積極調整戰略
臺灣作為觸控產業的全球基地,去年收到了大陸觸控業者低價的搶單和市場擠壓,實行了全面的收縮戰略。今年臺灣觸控業者開始積極調整戰略,拼搶市場。以節省成本降低觸摸屏產品價格與大陸觸控業者直面競爭,另外推出新的觸控技術解決方案以及多樣產品來增加訂單量。
據業內人士透露,臺灣觸控面板制造商將繼續降低其觸摸屏產品的定價,并對2014年企業生產線進行調整。把生產力從多個晶圓廠轉移到一個集中地點。這包括OGS面板的集中生產,以及觸摸傳感器的前端生產結合后端生產。臺灣觸控業者代表性企業如宸鴻光電和達虹等廠商將推進實施該措施。
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是今年臺灣觸控面板產業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因為臺灣4家液晶面板廠都已投入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技術。今年臺灣觸控業者開始和控制芯片廠商合作,并由控制芯片廠商在2012年提出單層多點圖案做法。相對于傳統SITO圖案,單層多點僅需要一道光罩,而且不需電極架橋,盡管靈敏度較SITO差,但價格卻有競爭力,
不同于Apple的In-cell和Samsung的On-cell
AMOLED定位于高階機種,搭載單層多點圖案的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定位在中低階智能手機領域。而單層多點圖案On-cell嵌入式觸控面板不僅改善了傳統SITO圖案的良率和成本,更讓品牌商感受到價格競爭力,并且提高面板廠的生產意愿,又解決品牌商在采購上對于單一貨源的顧慮,促使On-cell正加速普及。
而觸控面板模組全貼合(optical
bonding)也是臺灣觸控面板產業今年重要發展趨勢之一。所謂全貼合系指用固態(OCA)或是液態光學膠(OCR)來進行貼合。特別是指感應線路層和面板之間的全貼合。全貼合可以改善空氣層(air
gap)全反射現象,有助于液晶面板背光順利穿透表面玻璃。不過,全貼合的代價就是良率損失,就算僅有1%良率下滑,都可能讓觸控業者的毛利賠進去,所以風險較大。但觸控面板模組全貼合是今年的發展趨勢之一。據調查,2013年已經有些品牌商高端平板電腦都采用了全貼合。今年蘋果iPad系列可能改采全貼合技術、以提升觸控面板光學效果。
臺灣宸鴻、勝華、富士康鴻海精密等觸控企業也對納米銀線、Metalmesh金屬網格新材料進行研發,并推廣這些新觸控材料技術,主要用于薄膜結構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這些措施或許對遇重2013年訂單流失、陷入虧損的臺灣觸控業者,自然希望扳回一城。